“杭州工匠”诠释时代精神 |
Fashion.hangzhou.com.cn 2021-02-25 09:32:17 星期三 来源:杭州日报 |
《尚书·大禹谟》云:“人心惟危,道心惟微;惟精惟一,允执厥中。”只有沉得下心、坐得住“冷板凳”,才能真正做出匠心独运、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品。 一个汽轮机有上万个零件,每个零件装配都要恪守“精巧”二字。从业装配工作40年,在吴国林手中出厂的汽轮机不计其数,却达到了100%的合格率。这是一位匠人的坚守,也是两代杭汽轮人的传承。 吴国林18岁入行,父母也是杭汽轮的职工。因为手艺过硬,曾有人重金挖他跳槽去外地,他却从未动过心:“我在这里长大,我热爱这个厂,热爱身边的人,热爱我的工作,更热爱我们杭州,我不会离开。”吴国林说,所谓工匠,不过就是“每年干好一件事,一辈子专注一件事。” 活得最简陋的人,干着最漂亮的事。昨天出炉的首届30名“杭州工匠”,或具有他人不可替代的绝技绝活,或在杭州特色、传统工艺等领域刻苦钻研技术,或在技术上有重大创造或革新、取得国内领先成果,或职业技能在同行业中处于拔尖水平。 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,这次评选,不仅把各行各业中技艺领先、行业影响力大、重视传帮带的候选人挑选出来,还适度向新兴产业、现代制造业、现代服务业倾斜,并兼顾杭州传统产业,突出了中国茶都、女装之都、动漫之都等杭州元素。 比如,制造业的“杭州工匠”中,除了吴国林,还有甘做技术蓝领的水轮发电机改造技师吴玉泉,认真仔细到堪称“吹毛求疵”的电线电缆检验工叶金龙,“杭州铜雕工艺”的代表性传承人朱炳新,脚踏实地的80后维修钳工邱云等,他们努力追求职业技能的极致,创造了一个又一个“杭州制造”的精品,推动了杭州制造业的提质增效,共筑托起城市发展的产业脊梁。 从洗碗工到大厨,再到各类比赛的金奖得主,这些年,杭帮菜大师王政宏始终怀着“一次全国大赛失败的经验和对技能的敬畏”,传承杭帮菜精髓,钻研地道美味,去年G20杭州峰会,更令他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中国工匠的实力。“我很幸运,能够为世界20国首脑提供服务,让这些国家领导人品尝到美味的杭州菜。”除了王政宏,还有“丝绸画缋”工艺的第四代传承人叶建明、以卓越为底蕴的高级服装定制大师吴国英等等,这些来自服务业的“杭州工匠”,用匠心装点着杭州的窗口,传递着城市的温度。 而更多“杭州工匠”就在生活中,就在我们身边。走向艺术巅峰的中国微雕大师冯耀忠,40年只为做扇子的王星记扇代表性传承人孙亚青,让花艺绽放璀璨光华的园林绿化师张振羽,掌握张小泉剪刀锻制技术七十二道工序的陈标,一生与花边交融的花边图案设计师赵建忠,擅长青花瓷创作的现代陶艺大师嵇锡贵,传承手工技艺、留住一缕茶香的炒茶师樊生华……他们靠着一双手、一股精神气,对待一砖一瓦,一榫一卯,一针一线,都倾其精血而聚其中,注其理念而隐其内,赋予工匠精神更深的时代意义——不仅是一种具有悠远穿透力的历史文化传承,更是一种干在实处、走在前列、勇立潮头、乘势而上的杭州时代精神。 |
作者:记者 赵芳洲 编辑:张晓莉 |
① 凡本网注明“稿件来源:杭州网(包括杭州日报、都市快报、每日商报)”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,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“稿件来源:杭州网”,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 ② 本网未注明“稿件来源:杭州网(包括杭州日报、都市快报、每日商报)”的文/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“稿件来源”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如擅自篡改为“稿件来源:杭州网”,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。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。



责任编辑:
徐广星 0571-85053675 15658886810
吴燕 0571-85094981
兰超 0571-85053685
李丹丹 0571-85094980
?

最杭州